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详情

【高职高专网】国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育人创新之路

发布时间:2020-12-16 16:03:04

https://www.tech.net.cn/news/show-92739.html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探索“文化育人”创新之路,将文化的种子播进育人沃土,精心培育,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核心文化体系,树立了一个“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生”的高职育人典范。

工学结合育人才,校企共育创佳绩。始终坚持把校企合作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着力打造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办学特色,引进企业优秀文化,通过引厂入校、共建实训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等方式,现已与300余家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其中世界500强和规模级以上企业近50家。按照“入校即入厂、学习即工作”的育人理念,引进企业管理理念,打造样板车间,开展生产性实训,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全面增强了学生对职业情感、职业道德 、职业岗位规范、职业精神、创业精神的认知,学生毕业后深受企业欢迎,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育人体系促改革,育人平台展优势。目前,学校正在稳步推进“大思政”“大学工”育人改革,构建文化育人工作体系,将“无私奉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结合产业升级新态势,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发展,推动专业优势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关心关爱学生,重点突出“工匠精神”中的奉献和“大爱”精神,构建“大学工”服务体系,为学生搭建个性化成长平台。

知行合一育工匠,双创沃土筑梦想。学校构建了通识教育、赛教融合教育、实战教育“三位一体”的双创育人体系,并建立了“学校—学院—班级”三级联动的运行机制,初步实现了双创教育的“全覆盖、分层次、理实一体”。各二级学院结合专业实际形成了“一院一特色”的专创融合育人模式。通过“双创”推动产教融合,营造“途径广、方式多、专业精、分类细、参与强、含金量高”的浓厚创业创新氛围。

以赛促学求真知,以学促用强本领。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竞赛”育人体系总体方案,系统推行科学实践和职业技能竞赛文化。在赛事组织、教师资源、奖励制度、资金经费、场地使用等方面大力支持学生开展技能实践,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竞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近五年来学校学生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1个、二等奖57个、三等奖70个,在第42-46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学校学生连续5届成功入选国家集训队。

传统文化滋校园,华夏文明蕴新观。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育人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多次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国学文化周”“经典诵读”“纸鸢书院”等活动,以传统文化讲座、视频展播等形式提高学生国学感悟力,唤醒学生传承国学文化意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通过系列活动让同学们受到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和熏陶教育。

品读“真人”活图书,传递“榜样”正能量。学校充分发挥青年对话系列活动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功能,以逆行援鄂杰出护士线上“云”讲座、向老兵致敬认知实践活动、优秀青年教师对话沙龙、优秀学生分享会、深入革命教育基地等一系列活动,将“榜样的力量”思政系列活动炼造成文化育人、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工作方式和载体。

弘扬传承家国情,爱国教育引共鸣。立足新时代,上好入学第一课,把家国情怀教育作为文化育人重要抓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国梦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新形势国防教育。每月定期组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青年大学习思想政治教育。2020年,针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和中国梦教育10余次,针对师生开展民族精神教育5次,组织师生参观史馆2次,深入红色基地开展教育2次。

融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见成效。学校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结合“五.一”劳动节、植树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结合“科技文化艺术节”“迎新晚会”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结合学生资助工作组织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知恩于心”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知恩于行”的生活理念。

国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学校将继续坚持“全面服务地方,引领区域发展”的办学宗旨,传承好“无私奉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德能兼备”的人文情怀,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助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全方位育人成效,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最近更新

【技能中国】

2023-12-22